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结合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意见,学校启动2024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学生中心”理念,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教育部“四新”建设精神和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引领,致力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宽厚知识、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坚持德育为先,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等教育各环节。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构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深入落实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关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学生中心、多元发展

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围绕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加强相关学科、专业的课程共享与融合互通。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联合培养,开放选修课程,为学生接受不同学科、专业的教育创造条件。

(三)对照标准、顺应时代

强化底线思维意识,精准对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2版),鼓励对标专业认证要求,科学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以“四新”建设为指引,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推动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开设跨学科课程。充分研判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优化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数字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系统思维、注重逻辑

提高培养方案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所有专业须在培养方案中设计“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实现矩阵”及“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依照课程内容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持与达成度,加强课程整合,明晰课程逻辑关系,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一步落实多样化成长途径设计,鼓励设置“微专业”,支持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学习创造条件。

三、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院(系)务必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文件,并与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及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意见反馈紧密结合,深入调研论证,高质量完成修订工作,使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成为推动我校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动力。

(二)加强领导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供指导,审核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审定各专业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各专业应成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开展修订工作,组织相关讨论、调研、论证等。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须包括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系主任、至少一名行业专家,其中,校外专家的比例不低于1/3。教务处负责培养方案修订的整体组织、协调工作,制定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负责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整理、落实等工作。

(三)责任到人

学院院长是学院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副院长是学院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应在院长领导下全面组织、协调学院培养方案修订相关各项工作,并加强与相关课程归属学院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责任人,应在学院领导下,加强研究、充分论证,具体开展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四、修订要求

(一)主体框架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专业简介、专业基本信息、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毕业要求分解、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矩阵及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实现矩阵)、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实践环节、学分要求、修读要求、教学计划、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等。

(二)学分与学时

各专业总学分控制在专业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学分的下限,原则上不超过170学分,由课堂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组成。理论课程每16学时计1学分;实践环节每1周计1学分;体育课程每36学时(6学时理论+30学时实践)计1学时;《形势与政策》执行大学四年不断线,每32学时计1学分。总学分在每个学期的分布相对均衡。

(三)修订说明

1、新增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32学时,2学分)纳入核心通识选修课。

2、专业课程中原则上取消“限选课”,课程性质仅设置“必修课”和“任选课”两种。

3、专业课程设置须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评估)相关要求。

4、专业主干课程应充分体现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体现专业的核心元素,课程内容应精炼避免交叉重复,课程安排应注意前后逻辑关系。

5、各教学单位应对归属本院的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进行梳理,明确课程定位,同一门课程不得既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又作为专业任意选修课程。

6、每个专业至少选择2门必修课程,充分利用线上优秀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综合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综合改革。

7、《大学生创业基础》继续纳入核心通识选修课程,根据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评估)对学生创业能力的要求,各专业在“创新类”实践课程中适当增加“创业”模块。若专业没有开设“创新类”实践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

8、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议表述如下:(1)专业侧重于学术型培养:………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宽厚知识、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2)专业侧重于应用型培养:………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宽厚知识、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9、新增两个矩阵,即“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矩阵”“毕业要求实现矩阵”,具体模板见附录。

(四)时间安排

  1. 2024年4月

各院(系)组织调研,充分收集行业、企业、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走访兄弟高校学习和借鉴兄弟高校最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各教学单位留存备查。

  1. 2024年5月

各学院根据学校修订意见与要求,拟订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组织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以及外校本专业专家,对培养方案初稿进行论证,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5月10日前,将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版发给教务处,同时提交教学副院长(副主任)签字盖章纸质版。

  1. 2024年6月

教务处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整理、汇编,并落实当年秋季学期教学任务。各专业根据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并发布课程教学大纲。

 

附录

原培养方案第四部分:四、毕业要求改成“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在毕业要求12条后面增加表1和表2。

表1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矩阵(模板)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要求12

 

 

 

 

表2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模板)

毕业要求

实现环节或途径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力学、材料、机械等工程基础和车辆设计、制造、控制等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车辆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高等数学IA、IB,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IA、IB,电工与电子技术I,逻辑思维与数学方法类,工程图学I A,理论力学II,材料力学II,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工程学A,汽车工程学B,汽车理论,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基础,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力学和控制等车辆相关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车辆研发与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大学英语基础模块A、B,大学英语拓展模块A、B,计算方法,电工与电子技术I,理论力学II,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动传动,汽车理论,汽车动力系统原理,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智能汽车平台技术基础(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提出针对车辆研发与应用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整车、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创业基础,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类,工程图学I A,工程图学I B,材料力学II,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汽车工程学A,汽车工程学B,车辆制造工艺学,汽车动力系统原理,车辆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专业方向综合训练A,毕业设计,智能汽车定位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

4.研究:能够基于动力学、可靠性、工艺等专业基础知识,并采用合适方法对车辆设计、制造、性能验证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判,包括实验系统的选择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IA、IB,电工与电子技术I实验,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传动,汽车理论,车辆试验学,综合训练开放实践,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智能汽车决策与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车辆设计、制造、性能验证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了解、选择与使用或者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针对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开发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预测和验证,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大学物理实验IA、IB,高级程序设计(C++),电工与电子技术I实验,人工智能基础,工程图学I B,控制工程基础,汽车工程学A,汽车工程学B,专业方向综合训练A,专业方向综合训练B,毕业设计,智能汽车决策与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新能源汽车安全设计(新能源汽车方向)。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车辆设计、制造和使用中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专业导论课,工程训练III,生产实习,智能汽车定位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新能源汽车安全设计(新能源汽车方向)。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车辆研发与应用领域中的设计、选材和制造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化学概论,车辆制造工艺学,汽车动力系统原理,专业方向综合训练A,智能汽车平台技术基础(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践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车辆研发及应用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代史纲要,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专业导论课,工程训练III,生产实习。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劳动通论,军事技能训练,项目管理,工程训练III,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方向综合训练B,专业实践课。

10.沟通:能够就车辆研发与应用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论文、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ABCD,大学英语基础模块A、B,大学英语拓展模块A、B,汽车工程学A,汽车工程学B,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方向综合训练A,毕业设计。

11.项目管理:能够基于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在综合考虑材料及工艺成本、生产制造可行性和实际应用环境下将其应用于车辆设计、制造及使用工程实践。

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基础,项目管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A,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B,创业基础,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车辆制造工艺学,生产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车辆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大学英语拓展模块A、B,大学物理实验IA、IB,电工与电子技术I实验,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综合训练开放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方向综合训练B,专业实践课。